鏡像治療在中風現代任務導向介入手法中,是一項經過多方實證已經接近臨床運用階段的治療方法,且所使用的設備便宜、易攜帶,可以在醫院臨床單位或是家中執行,本篇以這個已經成熟可以從臨床研究結果付諸於實務執行的治療手法為主,闡述職能治療如何將職能概念,以科學精神、實證證據,落實在臨床實務上,讓專業擠身於科學領域之一,系統性的研發創新,不斷提升治療品質,造福個案。

以實證為基礎的治療方式為健康與醫療專業的共識,實證治療包含了四個面向,分別是目前最佳的證據、個案的價值觀/需求、治療環境/情境以及臨床專業人員知能,在職能治療師採用實證為基礎的介入,如鏡像治療時,亦須經過實證的過程,融合職能的精神,設計最適合自身所處環境的鏡像治療模式,不但驗證在自身環境中執行的成效,也從中修正成最適化的方案,應用於適合的個案。

以鏡像治療為例,首先應搜尋文獻中鏡像治療療效研究,分析歸納,了解到目前為止的整體成效,所採用的受試者特徵,治療的頻率、期程、時間、內容,成效彰顯於哪些面向,使用那些評估方式來反應成效面向,基於上述這些資訊,並考量本身的臨床條件,設計適宜的治療模式,因此該模式並非與文獻上的方式一模一樣,而是適合即將應用在自身所面臨的個案上,同時也參考文獻上呈現較穩定成效的面向與評估工具,選擇自己可及、能執行的評估工具,接著進行治療,並實施前後測來了解可能的成效,在治療過程中,也應該觀察個案的反應、喜好,與個案討論了解其對該介入的感受與回饋,思考該介入的優勢與限制;若只有蒐集客觀數據,無法全面或深入的了解該介入的特質,也降低優化治療模式的程度,在執行完介入後,可分析評估工具所得的結果,得到客觀的數據,驗證與證實可能的效果展現在哪些領域,另外也應從患者與治療師的角度描述該介入的優缺點,進而修改治療模式,並可以再次驗證修正後模式的效應,如此可發展出最適合自己臨床環境的治療指引,並成為例行實證職能治療的一部分,同時逐步朝向個人化的訓練方式,形成落實實證職能治療於提升專業服務與成效的良好循環。以下將以轉譯的方式,強調將證據落實(implementation)到實際場域,且融入職能的概念,闡述鏡像治療的應用,並模擬一個個案示範實證過程。

"> 投稿審查系統 - 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 - 期刊目錄【實證科學為基礎之中風個案介入:以鏡像治療為例】
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 
Journal of Taiwan Occupational Therap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SSN-1819-7167
半年刊,正常發行
沿革
2005年11月1日創刊
實證科學為基礎之中風個案介入:以鏡像治療為例
Time Use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velopmental Status among Young Children
吳菁宜(Ling-Yi Lin, Sc.D)
physical activity, developmental status, young children.
摘要
中文 English

鏡像治療在中風現代任務導向介入手法中,是一項經過多方實證已經接近臨床運用階段的治療方法,且所使用的設備便宜、易攜帶,可以在醫院臨床單位或是家中執行,本篇以這個已經成熟可以從臨床研究結果付諸於實務執行的治療手法為主,闡述職能治療如何將職能概念,以科學精神、實證證據,落實在臨床實務上,讓專業擠身於科學領域之一,系統性的研發創新,不斷提升治療品質,造福個案。

以實證為基礎的治療方式為健康與醫療專業的共識,實證治療包含了四個面向,分別是目前最佳的證據、個案的價值觀/需求、治療環境/情境以及臨床專業人員知能,在職能治療師採用實證為基礎的介入,如鏡像治療時,亦須經過實證的過程,融合職能的精神,設計最適合自身所處環境的鏡像治療模式,不但驗證在自身環境中執行的成效,也從中修正成最適化的方案,應用於適合的個案。

以鏡像治療為例,首先應搜尋文獻中鏡像治療療效研究,分析歸納,了解到目前為止的整體成效,所採用的受試者特徵,治療的頻率、期程、時間、內容,成效彰顯於哪些面向,使用那些評估方式來反應成效面向,基於上述這些資訊,並考量本身的臨床條件,設計適宜的治療模式,因此該模式並非與文獻上的方式一模一樣,而是適合即將應用在自身所面臨的個案上,同時也參考文獻上呈現較穩定成效的面向與評估工具,選擇自己可及、能執行的評估工具,接著進行治療,並實施前後測來了解可能的成效,在治療過程中,也應該觀察個案的反應、喜好,與個案討論了解其對該介入的感受與回饋,思考該介入的優勢與限制;若只有蒐集客觀數據,無法全面或深入的了解該介入的特質,也降低優化治療模式的程度,在執行完介入後,可分析評估工具所得的結果,得到客觀的數據,驗證與證實可能的效果展現在哪些領域,另外也應從患者與治療師的角度描述該介入的優缺點,進而修改治療模式,並可以再次驗證修正後模式的效應,如此可發展出最適合自己臨床環境的治療指引,並成為例行實證職能治療的一部分,同時逐步朝向個人化的訓練方式,形成落實實證職能治療於提升專業服務與成效的良好循環。以下將以轉譯的方式,強調將證據落實(implementation)到實際場域,且融入職能的概念,闡述鏡像治療的應用,並模擬一個個案示範實證過程。

來源資料:16卷2期